春耕时节,攀枝花市司法行政系统紧扣农时农需,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精准施策,把普法课堂开进田间地头,为春耕生产注入法治活力,以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振兴。
全域联动,织密春耕“法治网”。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全民普法牵头抓总职能,加强指导监督,与责任部门充分沟通,制定印发普法提示函,从把握宣传重点、创新宣传形式、注重宣传实效三个方面提出明确详细的指导意见。市农业农村局结合职能职责制定春耕期间法治宣传活动方案,召开2次专题部署,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。各县(区)司法局抓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,依托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等支点,构建县-乡-村三级普法网络,严格落实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成员学法制度,统筹推进线上线下普法活动,实现法治宣传“村村到、户户通”。
精准破题,化解农事“心头忧”。指导责任部门和各县(区)将准确把握群众实际需求作为普法工作的逻辑起点,结合春耕生产生活实际开展“晨巡晚访”法治需求调研14次,设立32个春耕法律咨询站,梳理形成土地流转、农资打假、电信诈骗、森林草原防灭火等26项高频法治需求。推动“法律明白人”、普法志愿者等法治宣传力量,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、法律咨询及矛盾纠纷调解活动,发放“法治春耕口袋书”2.5万余册,提供法律咨询1200人次。指导签订土地流转协议,开展农机安全检查16次,检查农机120余台。开设“法治 农技”课堂,将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《种子法》等法规讲解嵌入农技培训,结合“3·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86次,签订农药经营主体责任书承诺书200余份,发放《整改通知书》20余份,筑牢农资安全防线。
多维普法,播撒法治“新种子”。拍摄制作《种子坑大:干货!教你辨别假种子,买到假劣种子如何快速维权》《民法典之农村常见土地法律问题15问》等4期专题宣传片,并在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推送。统筹230个行政村大喇叭循环播放土地管理、森林草原防灭火、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等高频法治解读,确保法治宣传触达偏远地区。仁和区组织264人组成的13支摩托车宣传队驰骋乡间,发放定制化法治春耕大礼包。在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等法治长廊、法治宣传栏张贴春耕专题海报,设置法治警示标语。盐边县组织开展线上法治有奖竞答,吸引5000人参与。各县(区)通过“法治坝坝会”、农企专题培训等系列活动,有效提升农户法治意识。